首页 / 文博展示 / 文化遗产 / 成都市
孟知祥墓
发布日期:2021-08-27 09:00 来源:四川省文物信息中心


和陵即孟知祥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距北郊公墓西侧约0.5公里。长期以来,误传这是一座古代的砖瓦窑址。

1970年冬,当地农民在改土中发现这是一座大墓。

1971年春,由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发掘,起初还以为是大型明墓,其后随着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玉册残简的相继出土,始知为后蜀孟知祥夫妇合葬墓。

1973年市文管处成立后进行维护管理。

198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批准孟知祥墓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孟知祥(874-934),字保胤,邢台县人,孟昶是他的儿子,五代十国时期均为后蜀皇帝。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

他动员百姓,在成都遍种芙蓉,美化城市,每当九月花开,全城上下一片锦绣。今成都简称蓉城,当自孟知祥植蓉始。

孟知祥死后,儿子孟昶继位。某年除夕,孟昶在桃符板上题写吉祥词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

乍看起来,孟知祥墓很像是一个大帐篷两边各带了一个小帐篷。这种全用石头砌筑的穹窿顶结构的墓室,在中国南方极为罕见。就四川地区而言,迄今发现及发掘的唐五代时期的墓葬,大多为长方形券拱顶多室或单室墓,以前蜀永陵最具代表性。像孟知祥墓那样具圆形穹窿顶结构的可谓特例。见到孟知祥墓的建筑式样,不禁令人想起南北朝著名的民歌《勅勒歌》:“勅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深处南方内地的成都,何以会出现如孟知祥墓那样颇具北方建筑风格及草原文化色彩的陵墓呢?据介绍,这要归结于孟知祥本人的经历。孟知祥虽出身汉族官吏家庭,但属沙陀部众(沙陀源出突厥别部,即突厥族之后裔),自不免受其文化传统及生活习俗的影响。因此孟知祥墓的建筑风格毫无疑问与北方的穹窿有关,是穹窿居室文化在墓葬中的反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