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博展示 / 精品导赏 / 历史文物 / 春秋战国
带鞘巴蜀剑
发布日期:2020-05-09 14:47 来源:雅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时代:战国

尺寸:剑鞘长24.2cm,宽8.8cm,通体饰雷纹;鞘中部两侧有耳翼,翼长9cm,宽4.5cm

质地:铜

来源:出土于芦山县城北的清源乡

收藏:芦山县博物馆

1974年秋,在距芦山县城北3公里处的清源乡(现属芦阳镇街道办)大同村筑埝时发现这一批青铜兵器,有带鞘青铜短剑两盒,戈、矛、斧各一件,柳叶剑数柄。这批兵器散乱出现于离地表1.8-2米深处的砂卵石层中,据当时的干部告知,出土现场尚有残断兵器及少数已腐朽的人骨。这批青铜兵器的出土地与开明城遗址仅隔一山,据推测有可能为蜀王开明三世保子帝攻伐青衣羌人的战场遗物。


(蜀王开明城遗址,位于思延镇铜头村城址头)

这种带鞘剑与四川博物院馆藏1973年成都西郊青羊宫战国土坑墓出土的同式。带鞘青铜剑鞘长24.2cm,宽8.8cm,通体饰雷纹;鞘中部两侧有耳翼,翼长9cm,宽4.5cm,翼基有正反“〔”形佩带穿孔,为束腰部之用,鞘内盛短剑二柄。青铜剑由两块铸有云雷纹的铜片合成。鞘盖(上片)和鞘底(下片)下端均成弧形,上端中部下弧,两角成耸肩状。鞘盖短于鞘底,中线成折脊状。鞘底中间上凸,使两侧各成一个纵贯的凹槽,形成装插短剑的两室。两侧中上部各伸出抹角斜方形的侧翼,翼的中部各有一近长方形的翘起部分,鞘盖相应的两侧中上部各有一近长方形的翘起部分,鞘盖相应的两侧嵌入其中。鞘盖和鞘底下端有一组、两侧各有三组对应的穿孔,以使线绳通过孔将上下片缠合成一体。鞘内两室各插柳叶形短剑一柄。这种剑茎无格,茎有圆穿二,双刃弧脊,素面或近茎部两面有巴蜀符号。同类带鞘剑在绵竹、峨眉等地有出土,均为一鞘装两柄短剑。芦山出土的这一把铜鞘完整,更直观地为我们展现了此种剑的配置情况。

巴蜀剑的纹饰中主要为云雷纹和老虎纹,其中老虎纹最多,因为古代巴人以虎为图腾,象征自己的民族像老虎一样骁勇善战,所以虎纹使用最为频繁。据统计,此类青铜剑,在上世纪80年代省内仅出土六把,而芦山就有两把,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因此它就显得弥足珍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