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博展示 / 新展速递
乡土新韵—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綦江农民版画展(绵阳市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0-07-01 15:48 来源:绵阳市博物馆

现代綦江桂焕勇1《改革春风到苗家》木刻版画

现代綦江桂焕勇《改革春风到苗家》木刻版画


现代綦江李宗顺《个个小区都兴旺 国家越来越富强》粉印版画1

现代綦江李宗顺《个个小区都兴旺 国家越来越富强》版画

现代綦江曹建伟《希望的田野》水印版画 1

现代綦江曹建伟《希望的田野》版画


现代綦江梁昌华《巴山五月》木刻版画1

现代綦江梁昌华《巴山五月》木刻版画

现代綦江严肃《山乡之夜》木刻版画1

现代綦江严肃《山乡之夜》木刻版画


现代綦江代汝金《牛市》粉印版画1

现代綦江代汝金《牛市》版画

                       现代綦江陈金凤《家庭党课》 粉印版画 1                       

现代綦江陈金凤《家庭党课》粉印版画


现代綦江黄敏《常回家看看》粉印版画1

现代綦江代汝金《牛市》粉印版画

展览名称:乡土新韵—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綦江农民版画展

展出地点:绵阳市博物馆第一临展厅

展出时间:202071日—2020915

展览简介: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探索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温暖春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时代潮涌中迅速形成、发展和崛起。綦江农民版画普遍彰显了现实生活中饱满热情的主观情感,其艺术形式高度概括与升华、精细提炼与浓缩,别开生面地展示出了这一现代民间绘画的原生性、地域性、独特性,成为了中国美术界的一朵绚烂的艺术奇葩,是巴渝现代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

为充分发挥好藏品的文化艺术价值,更好的展示和研究綦江农民版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精选馆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綦江农民版画予以展出,向观众传递和展示从“下里巴人”勤劳智慧中流淌出的“阳春白雪”般的视觉美韵。

第一单元:讴歌新时代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农村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改革开放温暖的春风也给了綦江农民版画创造了发芽破土的力量和成长发展的条件。

第二单元:描绘新风貌

改革开放让巨大的社会生产力迅速复苏,也迅速唤醒了农民积累已久的精神世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綦江农民版画趁势发展和崛起,作品以巴渝特殊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地域文化为前提和基础。表现技法上充分吸收本土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木雕、石刻、年画、剪纸、蓝印花布、蜡染等手法工艺,运用古朴稚拙、夸张变形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了有别于中国陕西户县、上海金山等地区的农民画新样式。表现主题上,新农村建设新风貌,生产力发展新气象成为了綦江农民版画创作的重要题材和描绘内容。

第三单元:赞美新生活

农村生产力大发展给生活水平带来大巨变,农村社会发展呈现新风尚,新时代的信息与符号反映在农民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反映在了綦江农民版画的尺幅之间。作品中满山牧放的牛羊、牲圈饲养的肥猪;或祥和宜人的山色风情,欢歌笑语的节令风俗;或稻田里收割谷子的火热情景,晒场里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或婚嫁大喜、乔居吉事中充满喜悦的生活场景;或是一张张流淌着喜笑颜开的脸庞;或田园牧歌、渔歌唱晚的诗意景象等等以日常生产生活为直接表达的题材和内容,展现出乡土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新生活,体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四单元:传颂好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家庭在社会上的声誉,更直接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尚。

川渝文化同承一脉、又各具风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本次展览是绵阳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以来双方举办的首个联合展览,必将丰富我市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我馆的策展理念及办展水平。本次展览虽是川渝众多文化交流活动中的一朵小浪花,但我们相信通过两地持续不断、形式多样的各种交流合作,最终将汇聚成推动川渝两地经济、文化的大发展的滚滚洪流。(蒋鲁鲁、姚国阳、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