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洞简介(广元市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0-02-10 14:50
来源:广元市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
(千佛崖崖壁窟龛局部)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座龛窟,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刻摩崖造像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2012年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莲花洞)
莲花洞(535号窟)开凿于武周时期(约690—697年),位于广元市千佛崖石刻艺术博物馆核心崖壁区中段底层,窟顶浮雕一朵莲花,故名“莲花洞”。窟内三壁各开一个圆拱形大龛,三壁大龛中各雕一佛二菩萨像,组成过去世阿弥陀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弥勒佛的三世佛造像组合。武周天授元年(690年)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称武则天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莲花洞弥勒佛居中而坐,应是当时政治气氛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