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四川省文物局
对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1412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8-02 15:08 来源:局综合处

川文物提复〔2024〕1号

傅思泉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蜀道遗产保护和蜀道文化挖掘利用的建议》(第1412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蜀道连接秦陇和巴蜀,跨越汉水、秦岭和大巴山,沟通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国家道路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蜀道在四川境内包括金牛道、米仓道、阴平道、荔枝道四条主线及若干支线。近年来,宣传、文物、文旅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动蜀道保护利用各项工作。

关于加强考古研究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三国蜀汉文物资源调查以及专项考古调查等工作,基本摸清境内四条蜀道主线大致走向和关键节点。有序推进蜀道考古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目前结合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蜀道重点路段、重要遗址等进行专项考古调查。建强建实蜀道研究院,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组建学术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聚焦拓展蜀道考古调查研究、蜀道文献综合研究、蜀道历史研究等方向,发布相关课题研究项目30余个,“历代蜀道石刻文献调查、搜集整理与综合研究”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通过考古调查、文献整理、专题研究等方式,全方位研究古蜀道文化价值,整理出版《中国蜀道》《蜀道行纪类编》等专著,推出《蜀道文库》首批研究成果60余册,规划推出《蜀道文化普及传播》等丛书。下一步,将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蜀道文物资源底数,厘清蜀道文化线路,深化蜀道文化研究阐释,推出一批研究成果。

关于加强整体保护。《四川古蜀道保护条例》纳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积极开展蜀道保护立法调研。出台《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利用工作方案》《蜀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文件。公布并落实蜀道沿线皇泽寺、千佛崖、南龛摩崖造像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实施剑门蜀道遗址、水宁寺摩崖造像、七曲山大庙等蜀道文物本体和沿线重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大蜀道博物馆建设。下一步,将系统全面加强蜀道保护,持续推进四川古蜀道保护立法,有序实施蜀道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加快建设大蜀道博物馆,结合乡村振兴推进蜀道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规划落地落实。

关于创新传播方式制定并印发《“蜀道行”文化遗产展示推介活动方案》,推进蜀道系统性宣传。协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制作纪录片《翠云廊》,联动中央驻川媒体聚焦蜀道研究保护开展全面宣传。举办“蜀道大讲堂”专题讲座70余场次,开展名人大讲堂“蜀道文化季”主题活动,围绕蜀道价值、蜀道考古、蜀道保护等举办沉浸式主题讲座。创作川剧《蜀道行歌》、情景剧《点树交印》、歌曲《蜀道长歌》等蜀道题材文艺作品,推出“天险蜀道·雄关剑门”中国美术摄影书法名家邀请展、“峥嵘崔嵬—蜀道山水画作品专题展”等艺术展,展现新时代蜀道文化传承保护成果。下一步,积极谋划“蜀道行”文化遗产人文视听推介活动等专题宣传活动,策划推出《蜀道翠云》《蜀道》等文艺作品,全方位展示推广蜀道。

感谢您对四川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文物局    

2024年6月26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