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关于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第0234号建议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4-08-02 11:15 来源:局综合处

川文旅议复〔2024〕9号

何晓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渠县推进巴文化探源工程及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建议》(第0234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省文物局高度重视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工作,2014年至今,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连续10年对城坝遗址开展系统性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出土大量战国至六朝时期遗物5000件以上。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宣汉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先后九次对罗家坝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近6000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城坝遗址及罗家坝遗址考古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遗址及周边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力度。同时将积极争取国家、省相关资金对考古发掘项目的支持。

二、我们持续加强考古成果挖掘、整理、阐释、宣传,积极探索新时期考古成果传播新途径。大力推动考古资料整理和考古报告出版,截止目前,城坝遗址先后发表了3篇简报,出版专著2本,《城坝遗址出土文物》和《汉阙与秦汉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下一步将根据《考古中国——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相关要求,完成既有发掘资料的整理,推进报告编写及出版工作。目前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建立,我们计划继续在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体质人类学、残留物分析、同位素考古、青铜器修复与研究等方向进行多学科研究项目的推进。《四川文物》期刊也将支持巴文化相关学术成果的发表。城坝遗址考古工作站改扩建项目正在实施目前工作站项目主体竣工。待投入使用,将成为研究展示巴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自然资源厅支持渠县推进巴文化探源工程及城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若城坝遗址公园项目符合《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89号)明确允许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建设项目范围,自然资源厅将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对其规划区域内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进行调整。经查渠县没有龙潭自然保护区,涉及渠县的自然保护地有龙潭汉阙风景名胜区和賨人谷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中已征求地方意愿对范围进行调整,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待批。省文物局将积极向国家文物局沟通汇报,争取加大对城坝遗址考古发掘项目的支持力度,扩大发掘审批面积。积极争取国家文物局对相关项目立项审批支持与专项资金补助支持,并根据工作情况在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中予以倾斜。同时,支持地方依法合规拓宽经费筹措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巴文化遗址文物保护利用领域。

四、渠县风洞子航电工程包含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和渠江航道渠化工程,目前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6年完工。达渠快速通道是达州市规划的一条连接达川区和渠县的一级公路,起于达川区,途经三汇、土溪镇,止于渠县县城,主要利用省道S203达川区幺塘至渠县三汇段和S305渠县三汇经土溪至县城段规划建设,全长约87公里,总投资约47亿元。其中,S305渠县三汇经土溪至县城段已于2022年开工建设,全长约20公里,总投资15亿元,目前建设进度近半,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S203达川区幺塘至渠县三汇段项目全长54公里,总投资32亿元,目前工程已获批,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为支持项目建设,交通厅已将2段普通省道纳入“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按照“十四五”补助政策可安排省级补助资金约5亿元,目前已下达1.2亿元。土溪渠江大桥可按照农村公路新建桥梁开展相关前期工作,后期交通厅在开展普通省道线位规划调整时,将指导达州市结合规划情况,以及区域路网情况统筹研究考虑。自然资源厅将持续指导达州市加快处置存量土地产生更多计划指标统筹保障包括土溪渠江大桥在内全市建设项目用地;土溪渠江大桥若能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或省政府重大项目用地清单的单独选址项目,其中无违法用地部分所需计划指标可由国家全额保障,违法用地部分依法依规查处后可由国家保障30%,地方保障70%。

五、我厅将继续加大对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等巴文化遗址的考古与研究力度。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框架下与重庆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巴文化考古调查,争取发现更多的巴文化遗存,拓展巴文化研究范围。继续指导和支持达州政府加快建设城坝、罗家坝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支持泛巴区域城市签订《巴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建“5+N”城市文化旅游联盟,建立巴文化资源保护合作、联合考古调查、文旅投资促进等5项合作机制,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泛巴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品牌。

最后,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恳请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四川文化旅游及文物事业发展!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465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