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法定信息 /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
四川省文物局
对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0699号提案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7-30 17:35 来源:局综合处

〔20259

康文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资阳濛溪河旧石器遗址保护利用 树起史前文明新地标的建议》(第0699号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完善保护利用机制。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系统推进三星堆、皮洛、濛溪河等遗址考古发掘”等决策部署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与资阳市合作,筹建濛溪河遗址考古工作站;资阳市建立遗址群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工作专班,设立资阳濛溪河遗址管理所;乐至县成立濛溪河遗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导小组,形成省、市、县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持续开展考古研究。2022年至2025年,我局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机构,连续4年开展濛溪河遗址群考古发掘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出土编号石器、化石标本1.5万件,挑选植物种子及果实等6万件,石制品与化石碎屑20万件。濛溪河遗址特殊的饱水环境保存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远古社会,是国内外罕见的同时发现有大量石器、动物与植物遗存的“全科型”史前遗址,是现代人起源扩散阶段唯一发现有丰富植物的遗址,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和重大意义。遗址先后获评2023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三)筑牢文物安全保护防线。省文物局累计安排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600余万元,用于支持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保护等工作。资阳市划定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整合资金项目有序推动遗址配套设施、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项目,完成约3公里遗址段防洪堤等项目建设。健全遗址安全保护制度,聘用专职安保人员,遗址区与驻地工作区实现监控全覆盖,全力保护遗址遗物安全。

(四)推动考古成果展示利用。依托考古现场,建成考古遗址现场展示微型博物馆。在资阳市博物馆举办“探秘濛溪河遗址群”移动展举办资阳濛溪河遗址最新考古成果汇报暨学术交流会等学术研讨活动,举办“走进濛溪河遗址——解锁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拼图”等系列讲座,创作《探源濛溪河》《濛溪河记忆》等原创音乐、《濛溪河遗址的神秘之旅》等新媒体产品,持续提升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意见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开展濛溪河遗址考古研究与保护工作。继续组织实施濛溪河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吸纳更多的科研单位、高校加入,深化多学科研究,推动重大课题研究,加快考古资料整理,推出系列研究成果继续做好遗址保护与出土文物保护修复等工作。及时将濛溪河遗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指导开展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

二是加强濛溪河遗址相关保护利用项目保障工作。我们将督促地方编制规划,梳理用地指标,统筹处理好耕地保护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关系。加强与省自然资源厅的对接,争取优化服务流程,依法依规做好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临时用地保障工作。支持指导地方政府修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考虑濛溪河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规划,为濛溪河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的落地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三是加强濛溪河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指导。加强对上争取,争取将“资阳濛溪河遗址保护利用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重大项目库。支持濛溪河遗址博物馆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指导资阳市开展濛溪河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规划工作,督促资阳市尽快启动建设选址、可行性研究、资金筹集等前期工作督导资阳市加快编制濛溪河遗址保护规划、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规划,指导地方政府有序实施遗址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展示利用等工程待条件具备后,我们将指导濛溪河遗址积极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

四是加强濛溪河遗址保护资金支持。加强对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日常管理、人才培养等项目的业务指导,支持资阳市政府濛溪河遗址保护利用加强与省发改委、财政厅的沟通汇报,按规定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

感谢您对四川文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此函。

四川省文物局

2025728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