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文翁、司马相如、陈寿、常璩、陈子昂、薛涛、格萨尔王、张栻、秦九韶、李调元(按年代排序)10位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
你知道吗?习近平也曾在各种场合援引过他们的著述和诗句哦。这些“金句”和典故历久弥新,充分说明它们的深厚内涵和思想光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也因此从侧面证明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一起来看看,这些金句!
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
司马相如画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援用了一句“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以此强调“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要求要善于发现、敢于信任、勇于放手,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营造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非常之人”喷薄而出,群贤毕至“济济多士”的繁荣局面,从而使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中担重任、出杰作,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这句话的原典出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意为: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但是最早的出处却和司马相如有关。元光年间(公元前134—前129年),司马相如为西南夷事上书汉武帝,其中有句话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汉武帝对这句话颇为欣赏,以至二十多年后又在诏书中将其概括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最终,这句话被班固收入《汉书·武帝纪第六》。
格萨尔王(藏族英雄)
格萨尔王画像
早在2011年,习近平参观西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图片和实物时,看到藏戏、史诗《格萨尔王》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他就充分肯定了对藏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工作。特别是当一大批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为传承藏族文化作出贡献,习近平很是欣慰。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谈到:“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2018年3月,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上,再次提到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同时也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
陈寿(《三国志》作者)
陈寿画像
《三国志》里的金句,不仅我们在用,习近平也多次在讲话中引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典出: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九》
原文: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释义: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开来的。
解读:一个国家想发展,没有合适的人去实践,那只能是空想。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所以,如何合理地去运用人才,考验一个国家执政者的能力。
治国理政应该牢牢把握住集聚人才的大举措。而培养集聚人才,则需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创造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要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揽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创造条件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这些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建设好。对知识产权则要加强保护机制,来激发创新动力。只有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我国的各领域才能繁荣发展。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2014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访问宴会上的致辞。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臣闻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释义】有志行走万里的人,不会中途停止;谋取四海之大的人,不能计较小利而妨碍大事。习近平引用这句话,意在表明,中美关系将在新的起点上沿着正确方向走稳、走实、走远。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典出:(西晋)陈寿《三国志•夏侯玄传》
释义:美食佳肴,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的滋味。
解读: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陈子昂(唐朝诗人)
陈子昂画像
陈子昂的诗句,习近平也是多次引用。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感遇诗三十八首》(连载·《摆脱贫困》习近平:把心贴近人民——谈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
在习近平《摆脱贫困》一书中,他谈到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时,强调信访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沟通民情的窗口,并用陈子昂的诗句“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表达自己的看法。
习近平认为,高尚的人,不追求一己之利,他所关心、济助的是普天下的老百姓。对封建王朝的中央大员来说,有此番见解确乎难能可贵,只是他依然视自己为“圣人”、救世主,依然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一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
这句诗也是现代人引用最多的一句诗,在习近平谈到“一国两制”时,他这样提到: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一国两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