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明)徐贲《蜀山图》纸本纵127.3厘米横6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贲(1335—1393)字幼文,号北郭生,蜀(四川)人,“其先为蜀人,徙常州,后徙吴”,居江苏常州,后迁苏州城北,即“原籍四川,寓居吴中”,或者说他家祖籍四川,迁居苏卅,在苏州出生成长。洪武七年(1374)起,累官河南布政。后以官军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死。徐贲能诗,与高启、杨基、张羽齐名,合称“吴中四杰”,亦被列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徐贲之诗笔力坚劲、法度谨严、清淳邃古、弗溷尘俗,并非高、杨、张、徐四人之中最为出色,但仍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著有《北郭集》6卷,为吴人张习编次,收入《四库全书》。《四川古代史稿》将他称为“四川诗文作家”。王朝闻总编的《中国美术史》将他列为元代画家,有人称为“元四小家”之一。不过,由于明亡时他才33岁,他在明代生活了25年,且其主要成就在明代,故本书将他列为明代画家。
徐贲“尤善写山水,秀润可爱”,山水取法董源、巨然,图染有山泽间意,林石尤濯濯可爱,笔墨清润,亦精墨竹。徐贲山水取法董、巨一路风貌,所以属于“董巨派”,特别接近于王蒙气格,笔致苍茫,秀润而有萧然之致,具有明显的元人传统。其山水意象独特处是有程式化的表现,即某一山体的形式会反复于画中出现。所画山体亦非眼前真景,只是文人意到,笔墨尽兴而已。他的山水构图一般都是满幅于画面,与他日久隐于山中生活,开门即见山景是有关系的。
另外,他善楷书,草小楷,法钟与虞,秀整端慎。草书雄紧跌宕,出入旭、素,无不淋漓劲健(参见“明代的书法”)。
徐贲的画传世极稀,甚至不以善画而知名。其好友吕志学曾说徐:“读书文章妙冠一时,画则余事耳”,是以其作数量大概不会太多。徐贲早年擅长画云山图,张羽所写《题沈氏宜春堂屏风徐给事贲所画春云万嶂》、《题徐给事画》二诗即为明证。据《珊瑚网》卷36《幼文补快雪明晴图》,汪珂玉认为“幼文补水墨雪景傲郭熙”,又徐贲一幅《归去来辞卷》,据载“十六帧烟峦水石玄澹高远,多王晋卿、米元章、倪元镇之见”。另外,张静居有题所画《寿云叠嶂》及《萧山烟寺》图。陈仲醇云:“幼文字学晋王廙,画法董源”,这些都显见徐贲绘画风格多元。在元末明初活跃于苏州一带的文人画家群中。徐贲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徐贲与赵原、王绂、谢缙等为明初属承前启后之重要画家,堪称为“吴门派”首驱。
徐贲的作品为多种书籍收录。《450位东晋至近现代国画大师及其名作》(注:列入450大师之一,明代四川籍画家仅此一人,故可称其为明代四川籍大画家)、《中国山水名画鉴赏》收录《峰下醉吟图》,《海外中国名画精选》和《中国明清写意画谱》收录《溪山图》,《中国历代名画鉴赏》收录《秋林草亭图》《庐山读书图》,《中国名画鉴赏辞典》收录《蜀山图》《秋林草亭图》,《中国传世名画鉴赏》和《中国传世名画》收录《秋林草亭图》,等。
徐贲主要作品如下:
《蜀山图》,纸本水墨,纵127.3厘米,横6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的蜀山非四川蜀山,而是指在江苏省宜兴东南的蜀山,苏轼爱其风景似蜀,故名。元末徐贲隐居于此。此图是徐贲居住山中时所作。画幅上方,徐贲以小楷长题,其中交代了作此画的原委:“吕山人自吴来访。余蜀山中登临燕赏,遂留数日。孤琴野艇,倏然告归。因画一纸以赠,并诗以道山居之乐,盖将以邀吾山人卜邻尔。噫!余今因画赋诗,君归而观此,必旋能因诗而念我山居也。栖霞憩月当翘首以待”。可见,此图的表现主题为山居归隐。在画面处理上,此图构图平稳,布局充实、满当而不拥堵;在表现技法上,山石作披麻皴,树木则勾点结合。全图用笔萧散、灵活自然,墨色干湿结合,雅淡透润,正好表现出蜀山灵秀之气。《蜀山图》是他的代表作。
《溪山图》轴,纸本,纵67.5厘米,横26厘米。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该图构图繁实奇特,当有大自然的现实山水为依据。山石皴法作长披麻皴,肌理明畅,墨色秀润,不作苔点。山下林木茅屋又出现清旷的气息,令全图虚实相参而有变化。只画一老人扶杖归来,意境不无荒疏空寂之感。画上有题诗:“绿树黄鹏处处山,偶从溪上看云还,人生未许全无事,才得登临便是闲。壬子七月十日徐贲为吉夫先生画并诗其上”。此图是明代名画之一,《美术辞林.》(中国绘画卷·上)仅列明代78幅画,此图即列入其中。
《秋林草亭图》轴,纸本,设色,纵99.6厘米,横26.5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此图写江南秋景山水。近景傍水的山下一角,树木葱茏,枝干劲挺,树间露出一草亭,亭内有游人观览山光水色;宽阔平静的湖面,与远山拉开空间距离;远方群山起伏多姿,树木掩映下茅屋数间隐约可见。全画构图平稳,笔墨清润,山石作披麻皴,刚柔相济,树枝树叶钩点结合,追求笔墨的韵味,可明显看出董源、巨然的笔墨意趣。
《溪山无尽图》卷,纵28.5厘米,横496.8厘米。现藏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此图以清新秀丽的笔致表现磅礴的气势和悠远的意境,既体现出对元代山水画传统的继承,又展示了徐贲的独特才华。在《溪山无尽图》卷题跋的都是吴门巨子,如“明四家”中的吴宽和沈周,吴门画派的先驱姚绶和刘珏,他们都是在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足见这件作品在吴门画派中的影响。
(明)徐贲《峰下醉吟图》轴纸本纵63.9厘米横32厘米
江苏无锡市博物馆藏
《峰下醉吟图》轴,纸本设色,纵63.9厘米,横32厘米。现藏江苏无锡市博物馆。此图绘层峦叠嶂,飞泉激湍,萧疏的树色,溟潆的山影,简陋的亭阁,闲逸的高士相对而坐;一泓清水,半滩松声,散发着游子乡思的愁绪,总观全局,构图繁复,满而不塞,实中见虚,笔力苍老,严谨沉着,墨色亦滋润清和,温雅秀气,无剑拔弩张之势。画幅上端楷书七言古体诗。画面清洒萧疏而又俊秀。此图原为周培源夫妇收藏,1988年捐献。国家一级文物藏品。收录于《50位东晋至近现代国画大师及其名作》一书。
《庐山读书图》(1397年),立轴,纸本,水墨。纵63.1厘米,横2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篆书自题“庐山读书”,署款“洪武丁丑春日徐贲写”。钤印二“徐贲之印”、“幼文”。另有乾隆御题五绝诗。此图画庐山一带景色。画面上重峦叠嶂,幽亭秀木,溪流茅屋,岚色郁苍,树木丛生,枝干劲挺,远山深秀,树木葱茏。草舍隐于溪边树丛中,在舍外有两位高士,相面席地而坐,似正在边读边交流。左侧有一板桥空架溪岸,一位僮子携琴走来。此图笔墨秀润,清丽萧疏。山石作披麻皴,皴擦并用,刚柔相济。树木简笔勾干,各种点叶,显得葱郁蒙葺。画中景物的高低晕淡深浅,都极自然。树枝树叶,勾点结合,石上苔点恰到好处,明显地继承董源及黄公望一系江南山水画的传统。
《春云叠嶂图》,纸本水墨立轴,纵107.3厘米,横26厘米。日本大阪中立美术馆藏。此画在技法上,皆以董、巨法写出,山峦用长披麻皴法,树木以点簇成林,山头坡脚分别用浓淡墨色渲染,使画面显得笔墨秀润。画家在构图上表现出北宋山水画的特点,高峰峻拔,重叠深远,冈峦幽壑,瀑布高悬,具有古淡淳厚的视觉艺术效果。
另外,《听泉图》轴,纸本水墨,139.2×37.0厘米,美国芝加哥艺术中心藏。《快雪时晴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山石皴法及林木形态,则多取于郭熙,别具风貌。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溪山亭子图》(1395年)、《山水》。
徐贲拍卖的作品有:2006年香港佳士得《山城深苑》卷,成交价445200元;2006年江苏嘉恒《万松金阙》轴,成交价550000元;2006年中国嘉德《山水》轴,成交价41800元。还有:《万松金阙图》,成交也不少:《狮子林十二景册页》、《山水卷》、《山城深苑手卷》、《万松金阙图立轴》、《濯清轩图》等。
徐贲的作品正在陆续发现。如《南山读书图》,作于1635年,上书一首五言古体诗,词句清新古拙,一派元人风骨。笔法恬淡,构图虚实相间,以气韵为宗。
他有题画诗,如论山水《石帆山图》,论花卉《海棠》,论兰竹《题倪云林竹》,等。
徐贲的作品,后世多有伪作,如临仿本有徐贲《师子林图册》,藏无锡市图书馆。凭空生造本有徐贲《秋林草亭图轴》,藏上海博物馆,画法光润,略近明末王鉴,但又平庸软弱,当属清初人伪造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