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天灯会民俗考》成果转化利用纪实
——《自贡天灯会民俗考》成果转化利用纪实
今年九月中旬,荣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荣县天灯会民俗名列榜首。天灯会民俗得以重光,源于四年前的一项文物考古调查。
古时,自贡等川南汉民族地区有元宵前后在寺庙祠堂前立灯杆、点天灯的民俗,这是自贡灯会在农耕时代、萌芽时期的主要表现形式。2022年9月,中国彩灯博物馆组织完成了自贡地区灯史文物田野考古调查,由自贡市彩灯艺术协会主席戴燕灵主持的《自贡天灯会民俗考——以灯文化遗存为据》课题结项,获首次设立的全省文物博物馆领域科研课题结项优秀成果一等奖,成果文物出版社出版,知名作家王孝谦的重要书评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同时,主要观点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节目中公布。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项目成果一步步地转化为现实利用,结出了累累硕果。
公益课堂“开讲了”
9月29日上午,一场题为《“第二个结合”视阙下传统灯文化“两创”——以新近发现的清代自贡天灯碑的价值阐释与转化利用为例》的讲座,在位于自贡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开讲。来自中国彩灯学院的100余名大学生认真听取了讲座,并积极提问,请主讲人解惑。
这次讲座的主讲人戴燕灵,是自贡开放大学副校长、自贡市彩灯艺术协会主席。讲座理论结合实践,讲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指引下的“第二个结合”、天灯碑文物中的灯文化内核、天灯碑文物的当代价值等精彩内容。从唐代自贡灯会萌芽到天灯会民俗的当代价值,从灯会表现形式到灯文化创新创造等,脉络清晰、组织合理,内容引人入胜。
讲座的主要内容,源自《自贡天灯会民俗考》课题研究。2021年10月,戴燕灵和他的团队完成了自贡天灯会遗存田野考古调查,并著作成书。专著认为,延续800多年的自贡灯会,大体可分为灯会萌芽发展、传统自贡灯会与现代自贡灯会的三个阶段,佐证了天灯会民俗对传统自贡灯会的发展壮大有着重大的影响。
该书深入研究了自贡天灯会与自贡灯会的起源与历史渊源,填补了国内外从民俗学角度研究自贡灯会“从哪里来”的空白,推动了传统灯文化的研究阐释与传承传播,为自贡灯会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促进本土传统灯文化遗迹遗存的有效保护。
今年9月,项目延伸出来的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的传统灯文化‘两创’研究——基于对新近发现的清代自贡天灯碑的价值阐释与转化利用的认识实践”顺利结项。戴燕灵说,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视觉,把握天灯碑文物的“优秀”内涵,阐发其与自贡灯会的相携互动关系,挖掘蕴含其中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再通过进一步的保护传承、教育普及与传播交流等方式实现价值转化,可使其很好地活在当下人们的生活里。
从今年夏天开始,戴燕灵和他的团队谋划启动“千年灯文化百场公益巡讲”,计划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以公益讲座的形式走进高校、走进非遗灯会项目地、走进域外自贡灯会活动里。今年计划实施15场,目前已完成4场。
这个公益巡讲,也是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联合省、市开放大学共建“i彩灯试验室”社区教育项目的重要组成。 戴燕灵及其团队,通过实施四川开放大学“i彩灯”金课工程,向所属开放教育16个专、本科专业讲授《地域文化》彩灯文化专题课,组织社区教育资源建设《自贡天灯会民俗考》微视频录播等,积极寻求开放大学教育与文博、与传统文化、与彩灯非遗的有效结合。
国外游客引进来
清明有没人办灯会?秋分庆贺丰收,会不会通过灯会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举办的抗疫灯会,河南正定推出的夜游荣国府“一梦入红楼”,美国洛杉矶花灯艺术博览会.......自贡彩灯企业早已用灯文化消费项目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中进行了摸索与实践。对此,理论界也必须从历史文化溯源的角度作出回答。
《自贡天灯会民俗考》对此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节日源于特殊日期,是传统文化的表演场,年节乃祈年、祭祖、庆贺与娱乐的节日。元宵则是中国传统年节中的大节,主要节俗是施放烟花,张灯赏灯,又称“灯节”。但是,灯会民俗也并不为春节、元宵所独有,清明祭祖灯会、谷雨牡丹花会,花朝节游灯、夏至放荷灯、处暑竖灯篙等,二十四节气里的灯会民俗丰富多彩。
2020年5月,中国彩灯博物馆在梳理馆藏精品彩灯的基础上,精选浙江、北京、南京等地的非遗精品30件,推出固定临展《灯荟东方满眼春——中国彩灯非遗艺术精品展》。依托在这个特展,开发出诠释馆藏非遗精品彩灯文化价值、传播国内主要灯会民俗活动的“中灯博之旅·二十四节气里的灯会民俗”研学课程。项目以中小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聆听《传统二十四节气里的灯会民俗》艺术讲座,参观《中国彩灯非遗艺术精品展》,观看相关国家级非遗项目活动视频,开展手绘彩灯DYY、手工制作彩灯体验等丰富的研学与社会实践教育活动。规范活动流程、丰富文化体验,探索出博物馆+公园、线上+线下、自媒体新媒体+报刊电视节目推广的社会教育新模式。通过四年多的实践,形成了主题常年化,对象精准化,活动小班精品化,颇受受众欢迎的研学精品课程。
“二十四节气里的灯会民俗”研学,不仅对市内外中小学生形成吸引,中马(马来西亚)建交45周年文化交流团、中新(新加坡)旅游年互访、美国华裔青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文化中国.锦绣四川——外籍师生巴蜀文化品悟之旅”“行走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巴渝行”.......国外参观、体验、探访团队也纷至沓来,形成了轰动。由于项目在国内外的特殊影响,先后被省文旅厅确定为全省首批十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之非遗文化研学之旅,获“四川省首批优秀文博研学课程”表彰,被市社科联确定为优秀社科普及项目,并助力中国彩灯博物馆成为四川省首批文博研学基地。2023年,该馆还荣登博物馆头条网络人气最高的十大“国字号”博物馆榜首。
在此基础上,戴燕灵及其团队又思考家、校、社协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中小型专题博物馆的作为,向省、市申报“非遗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角色定位与服务拓展——以‘二十四节气里的灯会民俗’研学为例”课题研究,努力让中小型专题博物馆成为青少年“三教”融合的链接点。
民俗文物“活起来”
自贡海天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省级非遗项目自贡彩灯传统制作工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万松涛从事彩灯行业现场制作的工作已有近四十年。长期以来,亮灯时间一长,灯体内灯芯温度升高会导致外壳发烫,导致人们在把玩时容易被烫伤;而灯体外壳防水功能差,雨天或掉落水中容易导致短路损坏,这两大技术难题,一直困扰着他。他也时常思索,古时的天灯会,露天竖立的天灯,是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呢?
万松涛所关心的,也是戴燕灵及其团队所关注的。考察发现,古时天灯会,灯杆上悬挂的天灯,一般是用竹篾编成圆笼,外罩红纱套,笼下有木托,上装4根前立柱。竹笼上下有圆口,套在立柱外,立柱顶端用钱宝圆盘固定,盘上正中装挂钩,笼内装蜡烛数支,高低错落。点燃蜡烛后,套上竹笼,用垂到地面的绳拉到灯杆顶端横梁尽头,并将绳子在底端拴牢。具体调查发现,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柳树村的洞云寺里现存的天灯会灯笼,形制和用材上,有方形的,有菱形的;有木制的,也有竹篾捆扎的,都质地轻便于放油灯。灯笼外表有红纸、白纸裱糊的,也有用红布绷成的,多用白色皮纸裱糊。而内江市威远县真觉寺现存的天灯,也是由竹篾扎成,四棱形骨架,内可承托灯盏,外糊红纸,挡风透光。仔细观察,灯笼各粘接部位均有良好的防水密封。
受上述天灯灯笼以特殊材料封装、搭配,有效解决户外悬挂中防水问题的传统技术思路启发,戴燕灵及其团队大胆想象,能否运用现代材料解决户外使用的彩灯防水安全问题呢。通过多次的反复实验,摸索并成功申报“一种安全防水的节日彩灯”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随后,一种利于安装的伸缩式彩灯、一种灯会专用的彩灯灯串缠绕收纳装置……一批受天灯会民俗中古人科技智慧启发的实用新型专利应运而生,成功获批。
此外,中国彩灯博物馆还委托专业团队,开发设计了以天灯会民俗为主题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近10款,博物馆专用笔记本、拎物袋和纪念款签字笔颇受欢迎。
中国故事传出去
2023年6月10日,第七个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当晚,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节目中,“天灯会是以自贡为中心的川南地区汉民族传袭数百年,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的岁时节日民俗”,随着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的朗声宣布,电视荧屏上同步叠出相同文字的字幕。在单院长与央视知名主持人撒贝宁的一问一答中,《自贡天灯会民俗考》课题的主要观点,以如此隆重而热烈的方式进一步昭告天下。节目播出仅两天,国内外线上参与讨论的公众超过8000万人次,迅速形成热点话题50多个。
作为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一的中国彩灯博物馆,一直不遗余力地开展彩灯文化的国际交流,努力讲好中国灯文化故事,传播中华优秀彩灯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2021年4月11日,通过省、市侨联穿针引线,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与馆方共同开办了《自贡灯会》海外华文教育实景课堂,来自美国新泽西华夏南部中文学校、日本樱之华中文学校、英国伦敦文麟中华文化学校等24个国家37所华文学校64796个登陆点的师生跟随镜头欣赏自贡灯会,了解其历史。这次实景课堂,以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身处实景环境中,立体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启发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去探索世界,使全世界的华裔青少年不受时空限制,远程、实时、共同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华彩灯文化知识。
总之,对传统非遗时代表达的探索,路漫且长。应该说,自贡灯会历史溯源是一项浩大的文化系统工程,《自贡天灯会民俗考》只是初步证明了自贡灯会深深植根于自贡这片神奇土地,源自千年的传统民俗与深厚的乡土文化。“未来,我们还要更深入、全面地探究自贡灯会历史,证明其由富荣盐场独具特色的工业文明孕育,在数次移民中融汇诸多民间传统艺术,因‘走出去’交流而博采众长,由会为民办、共办共享,兼容并蓄、创新创造而实现可持续传播”,戴燕灵说。(供稿人:自贡市融媒体中心 周姝 廖志全)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