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发布日期:2025-04-27 16:28
来源:川观新闻
分享到: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4月2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对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陈仓道、褒斜道、祁山道共六条干线的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考古成果。截至目前,已发现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此次考古调查,对蜀道及沿线遗存的保存现状进行了系统摸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有助于蜀道考古走向深入,推动蜀道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蜀道,中国古代中心地区与巴蜀地区的交通干线,更是体现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等突出特征的线性文化遗产。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下,四川、陕西、甘肃、重庆四省市考古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协同联动,在去年3月对蜀道全线展开系统性调查与研究,初步掌握了6条蜀道主线保存较好路段的基本情况,形成了目前最为准确的“蜀道数据”。
翠云廊景区。广元观察 高志农 摄
据介绍,考古人员共调查了蜀道里程2073公里,确认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新发现文物遗存297处。
新发现了形制多样的碥道、栈道、桥梁等道路遗存,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路段碥道形态与桥梁类型的对比研究,充分认识到了道路建造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创新性,充分体现了蜀道建设者们因地制宜、巧夺天工的创造性技艺特征。
考古人员还通过考古勘探等方式确认已被埋在土层下的路面,发现了多个时期道路叠压的现象。调查结果表明,金牛道上的碥道保存状况最好,米仓道上的桥梁类型最丰富,荔枝道上的新发现路段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