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博动态 / 行业动态
除新彩 现古韵 护久安
—— 安岳县开展石窟寺妆彩清洗工作
发布日期:2025-04-15 10:27 来源:安岳石窟研究院 分享到:

安岳县林凤镇佛湾岩摩崖造像为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宋代,现存两龛,主要题材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经变、十方佛、十八罗汉其中,五十三参经变造像为珍贵,保存有大量历史题记,具有较高历史与艺术价值。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村民对部分造像进行补塑和妆彩,妆彩使用材料主要为现代油漆,这类油漆在长期自然老化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性能劣化,特别是在渗水区域和毛细水影响区域加速石窟造像风化,导致造像表面模糊斑驳,掩盖了原始艺术特征,亟需进行专业的清理和保护。

为有效消除石窟造像不当妆彩对文物造成的不利影响,近期,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安岳石窟研究院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安岳佛湾岩摩崖造像2号龛的左一造像、左二造像及左侧天王造像的不当妆彩层进行科学清理保护。清理保护前,工作人员先对造像进行拍照记录,并运用显微观察、色度分析、光泽度和硬度检测等技术手段获取详细基础数据,同时取样进行室内分析和清理保护模拟实验。就造像本体情况作出全面分析后,工作组制定了分级清理方案:针对部分妆彩层已经起甲和龟裂严重部位实施物理剔除;对部分涉及含水泥涂层区域妆彩层主要采用自主研发的脱漆剂清理保护,并辅以热蒸汽予以清理;对石质风化部位的妆彩层先期予以脱盐、渗透加固后再清理。经过精细化清理作业,成功完成了造像表面的积尘、污渍及不当妆彩清理和造像本体加固保护,清理保护面积约2平方米,原始造像显露率达100%。

清洗前

清洗后

清洗前

清洗后

次清理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全省石窟寺保护“总分院模式”的优势,以《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25-2030年》(川宣发〔2025〕15号)为指导,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与安岳石窟研究院(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安岳分院)精诚合作,依托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实验室技术力量,通过研究安岳地区石窟不当妆彩的成分构成、结构特征及其病害机理,结合现场实验与保护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妆彩清技术流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