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由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支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城乡建设中的考古和文物保护会议”在成都世代锦江国际酒店举行。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张凌,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成都市文物局局长邱伟出席会议。来自全国34家城市考古联盟理事单位的代表汇聚一堂,共议考古、共话文保、共谋未来。
会上,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飞,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成都市文物局局长邱伟分别致辞。唐飞指出,四川作为文物大省、考古大省,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建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多个项目纳入新一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新时代统筹做好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四川经验。邱伟表示,成都是全国大遗址六大片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近年在法律层面确立“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创新推出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前置“成都模式”,出台国内首个文物考古“容积率”奖励政策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未来,成都市文物局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和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的工作要求,全力推动成都考古与文物保护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成都、北京、沈阳、南京、济南、郑州、广州、西安8家城市考古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围绕“在城乡建设中加强考古与文物保护”主题,汇报了“十四五”以来开展城市考古工作情况,深入交流各地在制度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果。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系统介绍了成都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法规完善、科研平台打造、多学科融合研究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他谈到,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近年来通过增编引才、建强基地、数字赋能等多措并举,逐步构建起“工作站+整理基地+标本库房”全链条工作体系,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考古科研平台——成都考古中心,并推动多项考古成果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显著提升了城市考古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影响力。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张中华分享了其在“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下的重大项目保障、多学科合作与公众考古品牌建设经验,其有力保障了城市重点工程与民生项目顺利开展、一批重要遗址取得突破性发现。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院长马涛围绕机构独立化、预算全周期化、人才柔性化、科研课题化与管理协同化方面,分享了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加强市级考古机构建设的实策与硬招,以此为抓手,切实提升了考古工作的城市适应力、学术研究力与社会服务力。
济南、郑州、广州、西安等31家考古研究院城市考古联盟理事单位代表分别进行了发言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张凌指出,市级考古机构是城乡建设中考古与文物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十五五”期间,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新修订文物保护法实施为契机,推动解决文物保护堵点难点,推进考古机构高质量发展。
下午,与会代表前往明蜀端王陵进行交流考察。